根据目前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经验,主要采用的基础类型有混凝土独立基础、凝土条形基础、灌注桩基础、螺旋桩基础和预应力混凝土桩等,各种类型基础特点如下:
a)混凝土独立基础
混凝土独立基础,是最早采用也是通用于各种地质地形的支架基础形式,一根钢立柱下一个,由底部扩大基础及其上一定长度的短柱组成,内部构造配筋。其形式简单,技术成熟,但是其工程量大,人工多,施工周期长,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较大,且易造成施工现场扬尘。
b)混凝土条形基础
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直接放在地表或浅埋,钢支架前后立柱均生根于其上,基本上靠混凝土自重平衡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上拔力,内部配置一定数量钢筋。
其形式简单,施工方便,但工程量大,人工多,混凝土用量较大,需要大规模支模养护成本较大。
c)钢螺旋桩基础
钢螺旋桩基础施工快捷,无土方开挖量,但用钢量较大,施工精度不高且需要专门的施工机械。钢桩地下部分一旦积水容易产生腐蚀影响结构安全性。主要应用于前后双排桩基础方案,对于固定可调支架、桩基础间距跨度较大,基础底部受力和抗倾覆力矩较大,螺栓钢桩基础整体造价较高。
d)预应力高强混凝土(PHC)微型短桩基础
预应力高强混凝土(PHC)微型短桩基础施工时采用机械设备静压入土方式,施工便捷,无需混凝土浇筑和支模养护,可节省工期基础施工效率较高,但当土层含有坚硬土层时压桩困难,需要进行引孔,整体造价相对较高,本工程所在场地属山区及丘陵地貌,当山体坡度较大时,施工困难。
e)现浇混凝土桩基础
现浇混凝土桩基础,成孔较为方便,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小,钻孔孔径较小对原有植被破坏较小,施工快捷,既能满足稳定的要求又经济实用,为目前光伏电站支架基础的首选型式。
灌注桩基础,成孔较为方便,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小,开挖量小,灌注桩基础需要绑扎钢筋笼,对预埋螺栓准确定位后进行现场浇筑,浇筑后再进行养护,施工浇筑工序较为复杂,对施工质量控制要求较高,根据目前大量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,采取必要施工措施确保桩身浇筑养护质量,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可满足光伏支架基础设计要求。
相关标签: